根管治療是什麼?
根管治療就是俗稱的抽神經,是因牙齒蛀牙、外傷或牙周病導致其內部牙髓組織生病時所行使的治療。若牙髓組織生病而未即時接受根管治療或原處置根管遭受細菌再度感染,則可能導致疼痛、牙齦腫脹、牙根周圍骨質發炎缺損、嚴重者可導致蜂窩組織炎、骨髓炎等狀況。若生病的牙齒無法以根管治療方式治癒時,則拔牙便為解除問題的另一可能替代方法。
推薦閱讀:根管治療介紹和說明
顯微根管治療是什麼?
簡單的說,顯微根管治療就是在根管治療的過程中,以顯微鏡協助治療的進行。有了牙科專用顯微鏡輔助根管治療,能夠讓醫師在治療過程中擁有放大的視野,能清楚看到根管內部狀況,進而提高根管治療的品質。


右下第二大臼齒在近心根管的根尖處有斷針,經過顯微鏡輔助取出斷針和特殊生物水泥封填,達到理想根管治療的品質。
傳統根管治療及顯微根管治療差別
| 項目 / 治療方式 | 肉眼根管治療 | 顯微根管治療 |
|---|---|---|
| 醫師視野 | 光線昏暗,靠手感治療 | 顯微鏡配備充足光源,可將齒內根管分佈和根管走向看得更清楚 |
| 診斷精確度 | 牙齒有些微小問題看不出來,如:牙齒裂痕、根管阻塞、根管變異,容易造成誤診 | 透過放大20倍以上的視野,牙齒表面的問題無所遁形,可達到更精準的診斷 |
| 清創程度 | 清潔根管過程容易拿掉太多健康齒質,降低牙齒強度,造成容易斷裂複雜的齒內狀況肉眼沒辦法看清楚,治療到最後常無效果需要拔牙 | 精準移除受感染齒質,不傷害健康齒質,更大程度保留牙齒 |
| 救牙齒 | 複雜的齒內狀況肉眼沒辦法看清楚,治療到最後常無效果需要拔牙 | 以往必須拔掉的牙齒,因顯微鏡輔助得以起死回生,如:裂齒、根管破洞 |
顯微根管治療案例



平常看診時,很多病人會問,明明都是根管治療,為什麼還要特別用顯微鏡而且額外自費做呢?根據我們十幾年的臨床觀察,品質好與不好的根管治療其實在短期內病人分辨不出來,但是從尹先生的案例可以發現,過了3~5年之後,品質不好的根管治療才開始出現問題。
除了根管治療,假牙的品質也是一樣,品質好的假牙可以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品質不好的假牙容易造成二次蛀牙和牙齒損壞。所以,如果能一開始就把治療品質做好,可以大幅減少很多未來重做的時間和花費。
推薦閱讀:更多顯微根管治療案例
根管治療後注意事項
- 依照患齒根管複雜程度,療程約2~4次
- 治療期間,有可能會悶脹且有不適感,屬於正常現象
- 治療期間,為避免牙齒疼痛或斷裂,勿吃太硬或有韌性的食物,且避免使用治療部位咀嚼食物。
- 治療期間,於齒內放置藥物後,會填上臨時填充物將牙齒根管與外界分隔,每次療程結束後至少1小時才能進食。若有大塊填充物掉落,請與診所聯絡,並依照醫師指示視情況回診
- 若有施打麻醉,需待麻藥完全退除後,才可進食(依個人體質代謝所需時間不同,一般約2~3 小時)。
- 已遭細菌感染的牙齒根管,在治療過程中偶爾會因細菌侵入骨骼或軟組織引發不同程度的牙根尖膿腫或蜂窩性組織炎。若發現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周圍牙齦或臉頰有出現異常腫痛或身體出現發燒畏寒的現象,應儘速回診,若經確診為蜂窩性組織炎,需進行排膿手術及服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較嚴重者必須配合醫師轉診至醫院診治。
- 牙根封填結束,經觀察無疼痛或發炎現象後,需依牙齒狀況製作強化牙齒結構的牙柱心及保護牙齒的牙冠,以恢復正常咀嚼功能
桃園顯微根管牙醫推薦:用心牙醫診所
如果你也擔心根管治療、害怕看牙,別緊張!立即預約用心牙醫,給你最舒適安心的治療體驗:)
